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到底起什么作用,到底是市场化配置资源还是政府配置资源,两者应该占多大比例才算合适,这是经济学领域的永恒话题,最近几年集中在关于现代货币理论(MMT)的争论上。


(资料图)

MMT主张,在经济发展遭遇极端困难情况下,中央银行可以直接购买财政部发行的国债,从而快速实现宏观政策的扩张效果,而中央银行可以无限制的发行货币。发行货币仅仅是在键盘上多敲几个零而已。这个政策是欧美国家近几年在遭遇金融危机后,普遍实施的政策,以美联储为主导,的确也拯救了金融市场,实现了经济复苏,但是由此引发的通货膨胀却是不可承受之重。

近期在欧美市场正在蔓延的银行业危机,尤其是以硅谷银行的流动性危机引发的中小银行的信任危机,也许已经对这个争论提供了一定层次的答案。

现代货币理论主张的核心支点是关于货币的重新定义,跟传统货币理论不同的是,现代货币理论认为,税收驱动货币,国家税收权力使得货币具有价值,所以并非黄金、白银、铜等就是货币,实物只是媒介而已,货币如同公斤、米等度量单位一样,只是价值的度量单位。

因此,现代货币理论认为先有税收,货币的需求就会被创造出来,所以政府的债务是没有上限的,政府可以无限借债,因为就像“公斤”和“米”没有上限,因为税收是强制执行的。

在现代货币理论中,政府支出,相当于发行了货币,让私人部门持有了金融资产,而私人部门交税则类似于收回货币,这是一个会计恒等式。

所以MMT认为,没有必要强调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财政和货币是一体的,当经济失业率较高、通胀较低时,政府应增加政府开支以刺激经济;当经济过热、通胀过高时,应当提高税收,抑制通胀。

现代货币理论的这些主张,其中最明显的问题是,发行货币刺激了经济,过多的货币追逐有限的服务和商品,必然引发通胀,如果通胀形成预期,工人工资提高会形成通胀螺旋,严重的通胀危害经济的健康运行。现代货币理论对此问题的解决很简单,还是税收,政府开支可以是无限的,而造成的通胀问题应当由税收加以解决。为了避免恶性通胀,应当通过税收回收货币。

此次美联储为了拯救由疫情导致的经济衰退时出台的政策,美国的货币发行机制跟现代货币理论大致相似,美国货币的发行机制是“国债创造货币”。简单说,美国财政部向社会发行国债,美联储在电脑上敲击键盘创造货币支付给财政部,来购买这些国债。美国财政部获得对应的美元后,执行其预算支出,从而将基础货币注入经济体。

重要的是,为了应对危机,美联储的超级宽松政策导致了更为严重的货币超发。2020年3月新冠疫情爆发后,美国金融市场发生危机,美联储迅速做出反应,实行了无上限的宽松政策,这导致美联储资产由2020年3月初的4.2万亿美元飙升至6月的7.2万亿美元,到2021年4月更是上升到8.97万亿元美元,一年间增幅超过过去十年。美联储扩表导致美国货币供应量急剧增长。M2由2020年3月的16万亿美元上升到2021年3月的21.7万亿美元。同期M1增速更是惊人,由4.3万亿美元上升到16.6万亿美元。

同时,拜登上台之后财政政策更加激进,又一口气推出1.9万亿美元刺激经济计划以及3万亿美元大基建计划。按照MMT理论,这些刺激政策最终都会形成货币,构成购买力。

最终,美国和通货膨胀不期而遇,从2022年3月开始美国的通胀逐月抬升,直到最高时候创下四十年来新高,核心通胀达到6.6%的不可忍受的程度。

在此形势下,美联储没有按照现代货币理论去通过增加税收收回货币,而是连续激进加息,2022年3月17日,美联储调高联邦基金目标利率25个基点,新一轮加息周期的首次加息正式落地。在2022年6至11月,美联储连续4次加息75个基点,这是自20世纪80年代保罗·沃克尔以来的最大加息幅度,至今已经加息450个基点。

这就引爆了中小银行的危机,比如硅谷银行这种在全美算是优秀的银行,此前在美联储大放水时期流动性泛滥时,将储户的短期存款投资于长期债券如MBS和美国国债,也就是在流动性宽松与低利率时期购买了高价债券。随着联储加息,债券走熊,大笔投资变成了未实现亏损,迫使它向市场融资。这时候,储户在恐慌中一天取走420亿美元,引发流动性危机,从而推到了中小银行危机的多米诺骨牌。

美国政府为什么没有增税去实施紧缩收回货币呢,这就说到了现代货币理论的一个死穴,理论上讲可以增税回收货币,但是现实中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征税是需要国会批准的,具有严格而复杂的流程,要经过社会各阶层的博弈,并形成共识,不仅仅需要巨大的成本还需要足够长的时间,想要通过增税抑制通胀简直就是缘木求鱼,更何况美国面临庞大的联邦政府债务赤字呢。

事实上,美国在刺激通胀的时候,自然地进行了QE放水动作,至少是暗合了现代货币理论的精华,但是在抑制通胀的时候根本很少提及加税,这就是所谓的“覆水难收”,由此可见现代货币理论的“书生气质”是多么浓郁。

“一切通胀都是货币现象。”这是诺奖得主弗里德曼的经典论断。美国此轮通胀失控为人类未来掌控经济提供了教科书般的经典案例。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