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10年期和2年期国债收益率(%)走势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范雨露制图

美国国债规模触及上限的“闹剧”再次上演。

美国国债钟显示,截至2月11日,美国政府债务总和已经超过31.54万亿美元。该数据在1月19日触及2021年12月设定的31.4万亿美元的债务上限后,持续攀升。美国债务可能违约的警报再次拉响。

债务上限是美国政府为履行其财政义务而被授权举债的最高法律上限,美国政府借债不能超过国会设定的债务上限水平。为避免债务违约导致国家信用受损,60多年来美国采取了78次行动提高债务上限。

“形同虚设”的美国债务上限

由于美国政府一直以高额年度赤字运行,美债已经多次触及上限,并经历了多次上调。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的最新估计显示,从2022年10月1日开始的本财年的头四个月,美国联邦预算赤字总额为4590亿美元,比上一个财年同期还多了约2000亿美元。

美国财政部资料显示,自1960年以来,美国国会采取了78次行动以永久提高、暂时延长或修改债务上限,平均每10个月调整一次。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表示,美国债务多次触及上限的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多年来美国财政收支失衡,连续多年的财政赤字累积导致债务快速攀升;二是次贷危机后,美联储长期超宽松货币政策刺激下,美国财政部债务负担压力大大缓解,使得美国财政部有很强的动力配合白宫的刺激方案;三是美国两党“党争”。不过,当债务触及上限后,如果两党相互妥协,债务上限问题会得到较好的解决。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前美联储高级经济学家胡捷也认为,“债务上限僵局”本质上是两党之争,而从当前的债务规模来看,再次调整美国债务上限“迫在眉睫”,但两党就此达成共识必定“摩擦不断”。

“债务达到上限意味着美国财政部借款额度用尽。”胡捷说,不过,美国财政部可以采取“非常措施”在短期内保障联邦政府的支付能力,但这并非长久之计。

经济和金融风险暗藏

再次触及上限的美债给美国财政部带来巨大压力。

目前,为了避免政府违约,美国财政部已经采取特别措施,包括使用两个政府运营的退休基金作为财政资源,以在不提高债务水平的条件下维持政府运转。

但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近日强调,现金和非常措施可能在6月前彻底耗尽,如果美国会众议院未能通过提高31.4万亿美元债务上限的法案,美国政府将面临“经济和金融灾难”。

目前来看,提高美债上限依旧充满了诸多变数。流程上,美国的议案需要分别获得国会两院通过。其中,众议院议事程序只需简单多数赞成,而参议院的议事程序较复杂。当前,民主、共和两党分控参议院和众议院,美国债务上限的调整再次成为两党博弈的筹码。

在中泰证券研究所策略分析师张文宇看来,国会两党对债务上限的上调问题核心分歧在于:共和党在居民医保、社会保障及环保治理等政府需要支出领域与民主党的分歧,内生的是对于民主党的刺激计划的谨慎态度。

“但民主党至少还有5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来和共和党谈判。类似发生2011年美债信用评级下调的风险不大,美债违约风险会带来整个美元金融体系的加速溃败,美国两党不会‘因小失大’,故美债违约风险并不大。”张文宇说。

但市场也认识到,如果美债上限无法再次提高,进而导致财政部非常规工具的资金耗尽以及美债违约风险上升,这一“黑天鹅”事件将对美国经济和金融市场产生巨大冲击。

连平表示,如果“黑天鹅”事件真的发生,那么首先是美国联邦政府将停摆,联邦政府的各项行政职能将瘫痪,冲击正常的美国经济社会秩序;其次到期债务无法滚动偿还,美国债务将实质性违约,联邦政府基本丧失融资能力;最后是金融市场波动加剧经济衰退幅度。

对全球经济影响仍具不确定性

美债背后是美国国家信用的体现,其债务规模触及上限也挑动国际市场神经。

为此,美国总统拜登在8日的演讲中表态,绝对不会让美国债务出现违约。

连平认为,历史上,每次美国债务上限危机发生时,全球金融市场都出现剧烈波动。一般表现为:短期利率快速上升,美元指数、美债价格快速下跌,黄金价格攀升。

“本次债务上限危机,如果像往常那样在最后时刻,两党相互妥协,那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只是临时性的。”连平强调,而如果“黑天鹅”事件发生,在当前世界经济走弱的大背景下,全球经济将因美债违约陷入深度衰退。

债务不断积累、财政和贸易大幅赤字、通胀高企等一系列问题都将推动美国经济衰退。持续倒挂的美债收益率也加深了市场对美国经济衰退的隐忧。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月10日,2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明显高于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倒挂幅度为76个基点。

“长期来看,美元霸权正在逐步瓦解。我们曾经论证,影响美元指数最根本的因素是美国经济的全球占比。”连平说,随着“东升西降”的世界经济格局逐步确立,美元指数走弱带动美元霸权衰退是大概率事件。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自去年11月以来,截至2月10日,美元指数累计下跌了6.41%。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