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50周年,当前,国际金融体系会如何演变?在22日举办第三届外滩金融峰会上,国际经济学家就此进行讨论。外滩峰会国际顾问委员会主席、欧洲央行原行长特里谢(Jean-Claude TRICHET )认为,美元是会被取代的,这是一个正在进行的过程。

“现在似乎人人都认为美元是统治世界货币体系的‘天王巨星’,从各国以美元计价的外汇储备的情况来看,今年初时美元的份额是71%,而现在是59%,下降了12%,下降幅度相当可观。再来看看各种货币的使用情况,美元占据主导地位,占59%,欧元占20%。再看全球支付货币,根据SWIFT的统计数据,美元和欧元分别占43%和37%,这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特里谢说。

特里谢解释,从长远来看,美元将扮演一个更为温和的角色。人民币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欧元也会发挥一定作用,以后将会形成一个三极体系。

“我期待着新的重大变化,也就是人民币实现完全自由兑换,这是有可能实现的,而且一旦实现,将会极大地改变当前的世界货币体系。”特里谢说,无论如何,我们将会迎来一个完全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而特别提款权(SDR)不仅是一种记账单位,而是成为非常重要的货币参考单位,可以成为一种真正的货币。如果有必要,还可以是一种支付单位。

原日本央行行长白川方明则认为,世界各国总是需要一个世界枢纽货币。目前站在这个位置上的货币就是美元。虽然美元的使用份额正在下降。但是鉴于美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地位,美元在金融交易中的位置仍然是无法撼动的。“在未来的几十年内,我认为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是无法被另一种货币所取代的。但是,如果美国过度倚靠这种优势,那么市场化的力量就会自然而然地介入,美国的地位就自然会受到挑战。美国激进的货币政策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或金融体系动荡,从而威胁美元的稳定性,并逐渐影响当前的世界货币体系现状。”他说。

上海浦山新金融发展基金会会长、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表示,如果人民币想要成为国际货币,就必须首先满足多个先决条件。这些条件包括,第一,实行弹性汇率,甚至浮动汇率制度。这个先决条件非常重要。第二,资本自由流动。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教授艾肯·格林(Barry EICHENGREEN )也表示,在过去20年里,美元在国际储备中所占的份额从70%下降到了60%。但填补这一空缺的是其他体量较小的附属储备货币,包括澳元、加元。国际金融市场的数字化进程,削弱了网络效应带来的“赢家通吃”效应,并使得其他附属国际货币的使用更加容易。美元的地位不会被欧元或人民币替代,但会被蜂拥而至的小体量币种稀释,数字技术将加速这一进程。

关于特别提款权是否能成为一种真正的货币,艾肯格林则持怀疑态度,原因有二:第一,协同效应的形成,需要两方面因素的互补。一方面,个人行为主体使用一种货币进行国际交易;另一方面,一种货币在国际交易中被官方广泛使用,各国央行倾向于持有的那些货币,通常也是其所在国的银行和企业用来进行跨境交易的货币。“只有这样,各国央行才能充当最后国际贷款人。特别提款权不适用于私人国际交易。没有任何个人行为主体可以使用它。所以我认为,以货币篮为基础发行的货币,无法被任何个人所使用。”他说。

另一方面,艾肯格林认为,对主要国际货币的发行者来说,具有充当最后贷款人、确保市场的持续流动性,并确保自身货币体系安全的能力很重要。除非人类迎来一个全球政府,否则我们不会允许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全球市场和特别提款权受到挑战时,在短短几天内推出大量的特别提款权。所以他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特别提款权的应用范围仍会十分有限。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