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原标题:海南积极在造林绿化、园林绿化中推广种植乡土树种,凸显经济和生态价值——

特色乡土树 “种出”新风景

3月11日,在海口市秀英区永兴镇,万亩荔枝园里花香怡人。今年,海口火山荔枝年产量预计有8.6万吨,荔枝果农忙着修枝剪叶,期待着新的收获。在澄迈县澄迈林场,去年义务植树种下的油茶树已长出新叶,预计三到四年就能收果,年收益可达1.5万元/亩。

种树,既要“绿”起来,也要“富”起来。沉香、黄花梨、坡垒、荔枝、椰子树、油茶等乡土树种,因其适应性强、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高,近年来成为我省造林绿化、园林绿化中的主力军,被各市县广泛推广种植。

打响乡土树种特色牌

3月春暖,木棉花艳。每逢周末,在昌江黎族自治县昌化江畔,木棉树下人头攒动,游客乘船赏木棉花,品尝、购买本地小吃、文创产品。

昌江是海南野生红木棉最为集中的地区,也是全国著名的木棉观赏地。多年前,昌江借助绿化宝岛大行动,选择把木棉作为特色乡土树种,号召群众在道路两旁、田间地头、山塘水库广泛种植木棉,经过数年发展,观赏木棉花已经成为昌江的一个现象级IP。

不仅是昌江,近年来我省越来越多市县打响乡土树种特色牌。东方市把“感恩福地·花梨之乡”作为城市的文化定位来打造,发动村民家家户户门前屋后种植花梨树,让花梨之乡的名片愈发闪闪发亮。屯昌县加快建立沉香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苗木繁育基地,形成以“企业+农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等多种形式共存的经营模式,探索沉香种植、加工、利益联结机制,拓宽农民获益渠道。

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科学绿化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保护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建设绿水青山的内在要求,推进乡土珍贵树种规模种植,尤其是我省倡导的椰子、花梨、沉香、橡胶、槟榔、油茶等“六棵树”扩大种植,可提升我省国土绿化经济价值,提高绿水青山的含金量。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