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全国经济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国文化娱乐休闲服务业营收增长最快,同比增长48.5%。而在云南,第三产业的恢复向好也是云南经济运行中的突出亮点。随着服务需求特别是接触型、聚集型的服务需求快速释放,云南文化娱乐休闲服务业也总体保持着向暖向好的态势。

近日,记者走访了影院、剧场、书店等多家昆明文化实体,切实感受当下文化娱乐消费市场的蓬勃生机。


(资料图)

多元升温
#
文艺活动受热捧
#

“今年的电影市场从春节档开始好转,三四月份有所回落,又在近期的五一档和端午档实现提升。”昆明百老汇影城总经理罗轶鹏介绍,百老汇影城今年上半年共上映影片130部左右,观影人次14.5万,上座率基本稳定在15%左右。“对比2022年有回升趋势。”

最近,电影市场热度正盛。科幻大片《变形金刚:超能勇士崛起》、动画巨制《蜘蛛侠:纵横宇宙》、悬疑力作《消失的她》齐上映,还有聚集了影帝影后的爱情电影《我爱你》温暖治愈。罗轶鹏向记者表示,影片类型丰富是观众走到电影院的主要原动力,如果国内电影市场能持续保持多元化,未来的电影市场必定会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在电影市场逐步恢复活力的同时,作为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代表的书店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记者在东方书店看到,前来“打卡”“充电”的游客络绎不绝。“去年底开始,我就经常来这里了。因为平时对云南的历史很感兴趣,东方书店能给我一种跨时空穿越的感觉。”正在翻阅书籍的读者小周开心地和记者分享着自己的感受。她说,东方书店能给人一种别样的文化体验。“特别是这里的书本盲盒,随便买一本回家打开都是不错的惊喜。”小周说。

市民正在东方书店选购图书 周宁紫 摄

而在集书店、咖啡、餐吧、艺术中心、演艺空间等为一体的全新文娱综合体大象好在,新书发布会、建筑文化讲坛、社区戏剧工坊、演读会等活动的相继举办也收获了持久的口碑和热度。“与前两年线上为主的模式不同,今年以来我们相应推出了一些线下活动。”大象好在工作人员侯茜告诉记者,大象好在一直致力于文化的传播,接下来也会继续开展丰富多元的文化活动,把文化传播好。

当下,文化娱乐形式日益多样,看展也正在成为许多年轻人文艺生活的“标配”。位于公园1903的CGK昆明当代美术馆最近正在举行“瓦莱里·卡苏巴浪漫现实主义”摄影展,这些摄影作品让昆明本土观众在家门口就感受了一把“俄罗斯美学”。“今年到目前为止,到馆观展的人数有一万多人。”负责昆明当代美术馆内容传播与执行工作的郑小序告诉记者,事实上,美术馆的展览门票和商业活跃度关联度不算高,“展览内容好的话,还有许多外地人会专程赶过来。”郑小序介绍,下半年,艺术家张晓刚个人作品展即将在昆明当代美术馆亮相。她预计,这个极具分量的个展将吸引更多人走进昆明当代美术馆,享受艺术的无限魅力。

昆明当代美术馆展览现场
好戏不断
#
演出市场加速回暖
#

随着疫情影响的逐步消退,昆明的演出市场也迎来了强劲复苏。截至6月,由云南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运营管理的云南省大剧院今年已完成近170场演出,预计全年将突破300场演出,较2022年将同比增长超过100%。工作人员庄杨告诉记者,《“舞”彩缤纷·舞蹈润行——精品舞剧展演季》《“剧”精会神·戏剧润情——精品戏剧展演季》《群“音”荟萃·雅韵润心——“金钟&文华之星”致敬经典2023惠民音乐季》等多个重磅演出季就汇集了上百场国内外高品质演出。同时,多个普惠计划的推出更是以多重优惠形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和观众走进剧院。

马家大院演出现场 供图

作为昆明活跃度最高的庭院剧场,马家大院今年上半年已完成演出83场,平均上座率达83%,同比增长50%。“今年以来,我们在保留经典演出剧目的同时,及时与各文化公司对接,积极引进新剧目,以丰富马家大院的剧(节)目,进一步扩大马家大院的社会影响力和品牌影响力。”云南大剧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家大院)项目组负责人宁可清介绍,总体来看,演出场次和票务收入都较上一年有所增加。“我们也会继续宣传经典剧目,努力成为云南艺术名家的家园,提高云南庭院戏剧的水平、档次和影响力,将这张文化名片打到全国、全世界。”

2日至23日,儿童音乐剧《小萝卜头》在云南艺术剧院连演四场 供图

除了新兴力量,昆明演出市场的老牌劲旅云南艺术剧院的整体运营较前两年也有了较大提升。“项目增多,收入增多,业务增多。”云南艺术剧院副总经理周红萍告诉记者,2023年上半年,云南艺术剧院大剧场、云南艺术剧院不止喜剧空间已完成演出场次284场,上座率70%。与去年同期相比,剧场使用率提高417%,收入增长67.91%。

昆明演出市场的火热固然可喜,但经历过近几年演出市场起伏的周红萍也向记者坦言了自己的担忧。“目前来看,城市人口或许不足以支撑当下整个市场的项目体量,我们正在面临的一个问题是,不缺‘好剧’,但缺乏更多走进剧场的观众。”周红萍表示,接下来,云南艺术剧院也将进行转型升级,联合头部IP,做好剧场差异化运作,助力昆明演出市场能够形成良性竞争,百花齐放的良好生态。“同时,依托云南演艺平台,将好戏推广给市民,让更多的人能够走进剧场,看好剧、品好戏。”周红萍说。

云南网记者李熙临牟燕红实习生周宁紫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