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大的规模,这么先进气派,真是了不起!”5月10日上午,湖北钟祥,民盟湖北省委调研组杨云彦一行驻足大柴湖农青园艺4000余亩花海基地,赞叹不已。

为助力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5月9日至10日,全国政协常委、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盟湖北省委主委杨云彦率调研组来到荆门,就汉江流域综合治理开展调研。期间特地来到全国最大移民集中安置区大柴湖,调研经济社会发展,了解移民生活情况。

10日上午,杨云彦一行首先来到大柴湖高铁花卉小镇的花卉产业园区。该园区自2014年5月起步发展,目前全域花木产业面积已达8000亩,年产值达3亿元,2021年被评为湖北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其中,作为园区首家落户的农青园艺,经过8年发展,已是园区龙头企业,成为荆门地区乃至全省、全国现代高效农业的标杆和行业领军企业,2022年入选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项目。


(资料图)

在农青园艺盆花基地,杨云彦边走边看,详细了解基地规模面积、品种培育、市场占有、辐射带动等。

“基地占地4100亩,拥有8个大型连栋温室和1座生物组培育苗工厂,最大单体温室达416亩。”

“我们生产的凤梨、白掌产品占到全国近一半市场,拥有市场定价权。”基地负责人李志慧介绍。

“你们的技术问题怎么解决?申请有智慧农业项目吗?”杨云彦关切问道。

“我们的品种研发,是与荷兰安祖、丹麦品氏等国外花卉企业合作,年均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花卉品种5个以上。”

“生产上采用以色列节水灌溉、荷兰自动化控温控湿、日本光照控制等先进技术。我们与中国农科院、华中农大等科研院所建立了人才交流机制和产、学、研教育基地。”李志慧回答。

得知依托柴湖花卉产业园区,该镇已形成集品种研发、生物组培、种苗培育、成品生产、销售物流于一体的花卉全产业链,年带动人均增收3万元,杨云彦一行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离开农青园艺,杨云彦一行来到大柴湖移民纪念馆。该馆以20世纪60年代河南淅川4.94万及丹江口库区移民搬迁安置史为主线,展示移民搬迁创业,听党话、跟党走,舍家为国、团结奋进的移民精神,宣传党和政府以人为本,坚持群众路线对移民的关心关爱,是湖北省第一家移民主题纪念馆。

“大柴湖,苇子窝,三天不割一尺多。”“芦苇墙,泥巴搪,四根砖柱一间房。”想起刚迁大柴湖,周遭芦苇丛生沼泽地的情景,年逾古稀的老馆长、淅川移民全淅林仍感慨万千。

在沼泽地围垦造田,在芦苇荡重建家园。一张张珍贵的老照片,一份份蜡黄的旧档案,一个个感人肺腑的奋斗故事,再现了广大移民舍家为国、艰苦奋斗的牺牲精神,记录了历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对大柴湖的关心关怀,更展现了大柴湖由穷到富,由弱到强的变化与涅槃。

“没有移民群众的自我牺牲,就没有南水北调沿线居民的幸福生活,沿线受益人民永远感谢你们。”“我们要形成更多的助力,支持柴湖加快发展。”参观过程中,杨云彦动容地说。

在得知柴湖作为汉江围堤分蓄洪区,对经济发展有所制约,调研组的水利专家表示,将在进一步调研论证基础上,积极向上反映,呼吁将其调整出来,更好支持柴湖经济社会发展。

调研中,杨云彦还十分关心湖北最年轻的省级开发区——柴湖开发区项目建设。柴湖开发区2013年在原省委书记李鸿忠的亲自关心下成立诞生,多年来,承载几任省委主要领导和有关中央领导的牵挂和期望。目前已落户曙光汽车、武住电装、中恒管桩、紫丹包装、真味食品等17家企业,年产值达10亿元以上,就业人员3000多人。如今沪渝蓉沿江高铁建站柴湖,柴湖开发区联合钟祥经开区,正积极创建国家级经开区。昔日的沼泽地,已成全国农业产业强镇,过去的“水袋子”,也演绎为武荆高速、枣潜高速、沿江高铁纵横交错,成为经济发展黄金通道交汇地。试点渐成示范,柴湖渐变“财湖”,对柴湖翻天覆地的新篇章,杨云彦十分高兴,勉励柴湖进一步发挥优势,抢抓机遇加快高质量发展,在实施流域综合治理与统筹发展荆门实践中,进一步发挥柴湖作为,在建成全国移民安置振兴发展示范区上,打造柴湖样板,更好助力湖北先行区建设和发展。

(以上图片或文字未经钟祥市融媒体中心许可,其他媒体或个人不得转载!)

记者:何志琛

一审:刘冰洋

二审:袁李娜

三审:范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