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胡小璠王潜廖述魁
新冠疫情后,美国科创风投行业高度繁荣,科创企业估值大幅攀升,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科技泡沫。在此背景下,业务集中于科创行业的硅谷银行规模迅速扩张。美联储开启加息周期后,科技泡沫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破裂,科创企业估值大幅缩水,风投融资和首次公开募股(IPO)放缓,科创企业和风投机构集中提取存款导致硅谷银行存款大量流出,资产端也遭遇“股债双杀”,最终引发挤兑。
美科创行业繁荣推动硅谷银行规模迅速扩张
受新冠疫情后流动性宽松等因素影响,近年来美国科创行业估值大幅上升。美国科创行业自2010年以来持续繁荣,2019年风投机构的募资额已经超过了互联网泡沫危机时期。新冠疫情后,美国政府出台了大规模的货币和财政刺激政策,市场流动性极度宽松,叠加美国科技股牛市对上游投资的带动作用,大量资金从风投公司流入加密货币、金融科技、元宇宙、Web3.0等领域的初创公司,科创企业整体估值大幅上涨,风投机构募资额猛增。根据金融数据分析机构PitchBook的追踪数据显示,2021年美国科创公司筹集了3300亿美元,几乎是2020年的两倍。其中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美国科技初创公司有900家,比过去五年加起来还要多。2021年,美国创始人共创办了6400家公司,比2019年多出一倍多。这其中不乏一些蹭热点、炒概念的初创企业。这些企业缺乏好的商业模式和实际的盈利能力,主要靠做大流量或者鼓吹商业概念吸引风投一轮又一轮注资,通过烧钱维持运营。在大量资金推动下,科创行业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泡沫。
硅谷银行通过投贷联动等业务模式与科创风投行业深度绑定。硅谷银行专注于科创企业和风投机构融资,其主营业务之一就是为科创企业提供风险贷款。这类贷款针对的是没有盈利和现金流的科创企业,贷款前提是科创企业必须已获风投投资,因此也被称为“投贷联动”业务。由于这类贷款风险较大且通常缺乏抵押物,硅谷银行往往会要求科创企业提供一定的认股权证,这相当于将硅谷银行的收益与科创企业估值上涨和上市之间进行绑定。硅谷银行的另外一项主营业务是向风投机构提供短期的过桥贷款,帮助风投机构在有限合伙人资金到位前迅速抓住投资机遇。在上述商业模式下,硅谷银行与科创企业、风投机构深度捆绑,形成相辅相成的共生关系。硅谷银行数据显示,其与美国近半数的有风投支持的初创企业有业务往来。
在科创企业估值大涨的背景下,硅谷银行资产负债规模迅速扩张。一方面,科创繁荣为美国科创企业带来大量融资,这些企业将资金存入与其关系密切的硅谷银行。美国科创企业通常没有营业收入,需要用这些钱支付工资和运营费用,因此资金一般会存为活期存款。这就导致硅谷银行的存款规模,特别是活期存款迅速扩张,存款由2019年末的618亿美元增长至2021年末的1892亿美元,增长206%。另一方面,科创企业从风投机构获得了大量股权融资,其贷款需求并不大,硅谷银行很难像传统商业银行一样通过大量放贷、赚取存贷利差盈利。在存款规模大幅扩张的情况下,硅谷银行在资产端配置了大量长期固定利率债券,通过承担利率风险来赚取利润。截至2022年底,硅谷银行总资产中55%是固定收益证券,其中持有到期证券规模为913亿美元,占比远高于其他商业银行。
美科技泡沫破裂累及硅谷银行,最终引发挤兑
加息周期下美国科技泡沫破裂,科创行业风投融资与IPO放缓,外部资金流入大幅减少。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美联储8次宣布加息,累计加息幅度450个基点。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