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乌克兰危机的冲击以及高通胀对经济的威胁,全球经济遭遇了较大困难,增速明显放慢。从国内外机构发布的预测来看,2023年仍然压力重重,但多了一丝乐观和信心。

从积极的方面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月底将去年和今年的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均作了上调,至3.4%和2.9%,并认为今年世界经济有可能走出谷底。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在1月举行的达沃斯论坛上表示,目前全球经济形势较之前的预测有所好转,“情况正在变好”。

推动经济增长的积极因素从何而来?


(资料图)

从目前来看,困扰多国的通胀恶化受到一定遏制,紧缩货币政策依然有效。数据显示,欧美通胀率均处于下行轨道之中。1月欧元区CPI初值同比上涨8.5%,连续三个月放缓;美国CPI当月虽同比增长6.4%,也同样出现了连续7个月下降。

强势美元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会逐渐减弱。美元指数从去年四季度走弱,目前有所回弹。市场分析普遍认为,不能排除在市场情绪推动下的反弹,但随着美联储紧缩政策逐步步入后期,美元指数大概率将走软,其造成的负面影响也可能逐渐减轻。

在发达经济体受加息困扰、动力减弱之际,2023年新兴经济体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则可能增强。

IMF驻华代表处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共同主办的世界经济形势报告会日前举行,IMF驻华首席代表史蒂文·巴奈特表示,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将带来巨大溢出效应,中国将成为推动2023年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渐显的亮点背后,2023年经济复苏的不利因素不容忽视。

全球经济增速处于数十年来低水平,通胀下降但仍处于高位,经济活动仍将面临主要经济体央行上调利率以及乌克兰危机带来的影响。世界经济增速放缓既影响发达国家,也会波及发展中国家,使得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速难以在短期内大幅回升。

全球贸易限制措施的不断增加,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仍在阻碍全球贸易发挥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早些时候,世界贸易组织(WTO)发布的报告曾指出,预计2023年全球贸易将仅增长1%。

美联储不断加息不仅给其他经济体复苏带来负面影响,也使新兴经济体重债国债务危机和金融风险难以消除。

“今年世界经济可能经历‘疤痕’下的复苏”,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成员郭凯认为。他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今年世界经济高通胀、高利率、低增长的特征或将较为明显。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