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三本账”看海南经济发展新脉动

2022年一季度海南经济运行“成绩单”已出。海南经济“产值”“颜值”如何?经济“稳中有进”的成色怎样?从以下“三本账”中,可以触摸海南经济发展新脉动。

财政账本

收入结构持续优化

财政收入,衡量地方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经济冷暖“税”先知。作为经济的“晴雨表”,税收收入比重不断提高,印证着海南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一季度,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4.76亿元,同比增长19.3%,地方税收收入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77.4%,较上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财政收入较快增长,结构同步改善,经济发展效益稳步提升。”省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王瑜透露。

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范围和数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财政收入的充裕状况。

省财政厅今天提供的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02.7亿元,增长9.7%,绝大部分支出投向民生领域。海南坚持把钱花在“刀刃”上、花在要紧处。

财政收入的高低,与主导产业和产业结构存在差异有关。

这些年,海南成功奏响练内功、转动能、引外力“经济转型三部曲”,体现出结构优化、动能转换的良好态势,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等四大主导产业对经济发展形成了“火车头”拉动作用。

开展投资新政三年行动,以有效投资为引领,投资结构不断优化,产业投资占比持续提升,产业投资占总投资比重较2016年提升9.2个百分点,特别是制造业投资大幅增长,2021年制造业投资是2016年的2.7倍,年均增长21.9%,为现代产业体系蓄积强劲动能。

今年一季度,产业投资(不含房地产开发)较去年同期增长35.3%,产业投资占全省投资的比重为33%,对全省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61.3%;制造业投资增长110.4%,其中高技术产业投资成为新增长点。

新兴产业承载新希望。海南着力打造“陆海空”未来产业,瞄准培育南繁产业、深海科技产业、航天航空产业,加快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文昌国际航天城等园区建设,成效初显。

南繁基地成为全国种业力量最主要的集聚地、最知名的种业“打卡地”。我国万米潜次和人数跃居世界首位;海南省深海技术创新中心揭牌;深海科技创新公共平台、国家化合物样品库三亚深海化合物资源中心即将投入使用。“海南一号”卫星发射,加快建设航天城科技创新公共平台,加快围绕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产业布局航天重大科技创新平台。

“随着现代产业体系的加快构建,新动能不断蓄势聚力,海南自贸港建设高质量发展步入快车道。”省统计局局长刘自更说。

企业账本

重要指标增速明显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外资活跃度是一个地区开放程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外企抢滩海南自贸港的步伐不断提速。

新加坡全球能源国际有限公司2021年在海南成立新叻海运有限公司。2022年3月,公司旗下“马跃”轮由新加坡转籍中国洋浦港登记,成为最先入籍“中国洋浦港”的外资国际船舶之一。“企业看好海南自贸港航运业的持续开放,未来将开拓更多业务。”新叻海运有限公司负责人潘杰说。

今年一季度,全省实际利用外资7.61亿美元,同比增长36.9%。2018年至2021年,海南累计实际使用外资87.96亿美元,达到建省以后的头30年实际使用外资总量的91.5%,四年增长平均率达到79.4%,占全国比重由0.54%上升到2%。2021年,全年实际使用外资35.2亿美元,同比增长16.2%,全国排名由2017年的全国第23位,跃升至2021年的全国第9位。

央企一直是推动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