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元宵节怎么过的呢?”“妈妈,今天单位煮了汤圆,我吃完了就去加班,我在画一幅民警为界碑描红的画。”民警李子仪对着手机视频通话里,已经大半年未见面的母亲笑着说道。


(资料图)

李子仪是四川边检总站的民警,2022年9月,李子仪从四川成都来到云南西双版纳,从内地天府之国到祖国西南边陲,只为一件事——历练自己,这是她来到云南打洛边检站的第5个月。

李子仪向妈妈介绍自己的绘画作品《传承》

“我只在老民警口中听过云南边境线上的戍边故事,直到真正来到这里,我才感受到身边战友的不容易。”李子仪拿着画笔,案前一幅幅色彩明丽的彩铅绘图,将她拉进回忆中。

“子仪,再检查一下无人机的电池。”民警李长昆,正在叮嘱未来几天的拍摄事宜。单位新闻中心的同事,要去布朗山分站拍摄关于入驻新抵边检查室的宣传片。为把民辅警戍守边关的故事拍好,李子仪和同事们决定共同参与一线勤务,融入基层的日常工作生活中。

布朗山分站的“戍边人”

在历经3个多小时布满了碎石和坑洼的盘山路,终于到达了布朗山分站。分站抵边检查室建在边境深山的半山腰上,远远望去,除了这幢正面悬挂着国徽和“中国布朗山”五个大字的楼房,周围只剩寂静的森林和茶园。这里信号不好,民警们每次要爬到另一处山顶,才能和家人视频通话。

分站民警除了扼守此通道,还负责打击通道两翼边境线的非法活动。今天正好周四,李子仪也一起踏上了去往235号界碑的路。

“唉!昨晚这雨下的!”正在开车的杨警官不得不停下,“又只能推了!”李子仪和同事们下车一看,才知道道路泥泞、车胎被陷是巡逻路上常有的事情。昨夜的大雨造成了山体多处塌方,在经历了车发动机温度过高水箱开锅、轮胎被锋利的碎石划破、一个多小时的艰难步行后,235号界碑终于出现在李子仪眼前。当手真正触碰到这刻着“中国”二字的界碑时,她心头一颤,原来这里就是祖国的国境线。

巡逻一天回到单位,脱下满是红泥的鞋子刚躺下,一声哨音划破寂静:“接到线索,十分钟后集合!”李子仪赶紧穿戴装备,和同事们再次出发了。

随车颠簸摇晃了一路,终于到达设伏地点。“真的会有毒贩经过吗?”她小声问,“别怕,听我指挥就行”组长坚定地说。李子仪安静地蹲在草丛里,伴着远处山谷里的不明虫兽的叫声,山风里夹杂着冰凉的雨丝朝脸扑来,大家就这样蹲守了一夜。黎明时分,组长下令收队:“大家辛苦了,撤!”李子仪看到组长腰间别的弹夹,思绪沉浸在了漫长的黑夜,“原来为了抓毒贩、堵毒品,可以一次又一次夜出设伏堵卡,面对恐惧也无畏,希望实弹永远躺在弹夹里,不做声响。”

彩铅画《传承》

思绪被拉回,看着眼前这幅色彩明丽的彩铅画,李子仪吃着汤圆,向妈妈介绍着自己的绘画作品。“你看这是打洛边检站民警,带着少数民族孩子,为界碑描红呢。”

​“这幅画有名字吗?”“有,它叫《传承》。”李子仪抬头望向圆月,透过皎洁的月光,仿佛又看到了元宵佳节,祖国西南边陲上的戍边民警,依旧坚守的身影。

李子仪望向天空的圆月

云南网通讯员杜颖平

推荐内容